勞動育人 幸福見證——雙流區實驗小學舉行勞動技能大賽
勞動育人 幸福見證
——雙流區實驗小學舉行勞動技能大賽
“我是勞動小標兵”
秋日的涼風
伴隨著金黃的銀杏
吹進了實小校園
秋風起,勞動正當時
用勞動澆灌才能收獲果實
馬克思談道:“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勞動是以身體力行的方式獲取知識,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更是人類文明起源發展的最主要手段。而學校作為育人的主場,更加深刻地明白勞動教育是綜合育人的主要途徑,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綜合發展。雙流實小一直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培養完整的人的高度,積極探索幸福學生勞動教育課程的實施與關鍵點位的突破。
雙流實小的“我是勞動小標兵”勞動技能大賽來咯
2020年10月22日,雙流實小全體師生齊動手,開展幸福勞動教育課程之“我是勞動小標兵”勞動技能大賽,旨在通過本次比賽,反饋學生勞動習慣養成、勞動認知形成、勞動技能水平達成情況,通過勞動促進全體實小人對幸福學生完整人生的關注和培養。
一、二年級
自理能力齊培養 整理書包我最棒
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書包就像學生的“小小家”,了解整理書包的重要性,學會按一定順序整理書包,了解整理書包的方法,培養孩子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鍛煉自我管理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二年級的小朋友背著自己心愛的書包,帶上書本和文具,蹦蹦跳跳地來到賽場,面對課桌上這一堆雜亂無章的書本和學習用具,看著他們自信滿滿的模樣,整理書本時的方法得當,賽場上的不慌張……仿佛看見他們身后那一群老師日復一日對孩子們生活習慣的關注,以及勞動能力的培養,仿佛一睹家校共育和諧的篇章。
面對桌面上雜亂無章的課本
一、二年級的銀杏娃們
自信滿滿,絲毫不畏懼
端正坐好,靜待開始
比賽開始啦
瞧!比賽現場可激烈了~銀杏娃們都想爭做“勞動小標兵”!
別著急,別慌張
有序整理,裝進書包
報告!我完成了
真是為各位銀杏娃的速度點贊誰能獲得“書包整理小標兵”的稱號呢?
小評委們來投票了
通過檢查同學們的書包
對自己認為整理有序的小朋友
投上了自己的一票
老師,老師,快看看我整理得怎么樣?
老師也加入成為評委的一員
一一查看同學們整理的書包
三、四年級
自理能力齊培養
收拾衣物我在行
古語亦曾說:“五歲成習,六十亦然”。系鞋帶、疊衣服對于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可是,在此過程中習得的卻是方法,系鞋帶可以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將衣服疊得整齊美觀能提高孩子們的審美能力。
三、四年級的小朋友手拿衣服和褲子精神抖擻地走上了賽場,孩子們有條不紊地將衣服平鋪,扣好紐扣,把衣服一邊折起來,再把袖子折起來……看著他們熟練的模樣,我們知道,幸福勞動教育課程已在潤物細無聲地走進孩子們心中。
等不及啦!讓我們一起看看三、四年級的銀杏娃們比賽現場戰況如何!
比賽前
老師們為同學們講解了比賽規則及標準
同時進行了衣物整理方法的演示
疊衣服
平鋪、折疊、再折疊
一件件衣服在同學們的手下
變得整整齊齊的
不愧是上過實小
幸福勞動教育課程的銀杏娃
我們完成啦
我們疊的衣服夠整潔吧!
同學們還進行了系鞋帶比賽,讓我們看看同學們有什么系鞋帶的好方法。
小評委
又“上線”啦!
同學們完成后
小評委們對同學們的整理進行了評價
左右滑動查看
五、六年級
自理能力齊培養
家庭勞動我先上
家庭勞動最直觀的體現便是家務事,孩子每天參與家務勞動,能夠有效消除孩子的依賴性,增強孩子的家庭責任感。
五、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們,手握食材,斗志昂揚地進入了賽場。猜猜他們今天比的是什么呢?
點我查看比賽內容
五、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對于摘芹菜、剝蒜、處理蒜苗和蔥,那可真是不在話下,讓我們一起一睹下他們的風采展示吧!
看我處理蒜苗和蔥,是不是很干凈
在場的專家評委和學生評委連連稱贊!
在場的專家評委還為同學們
進行了演示
而更為可貴的是,廚余垃圾絕不落下。一個個孩子,從一年級的小不點成長為一名為家庭分擔的一員,這一路走來,閃爍著勞動教育的獨特光芒。
家庭勞動
自理能力齊培養
家校共育融力量
家校心連心,共育幸福之花。家長是孩子們特殊的老師,家庭是是孩子們的第一課堂。銀杏娃們在家中也將勞動踐行到底!
整理書包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書包自己收拾
快來跟著下面這位同學的步驟一起整理下自己的書包吧!
左右滑動查看
整理衣物
當然還少不了幫助爸爸媽媽
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摘菜、剝蒜樣樣行
勞動小能手
銀杏娃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
為自己和家人營造了幸福生活
同時也讓自己擁有了幸福生活的能力
養成勞動好習慣
我勞動,我快樂
愛勞動,惜成果”
此次勞動技能比賽是學校幸福勞動教育課程整體實施過程中的一個掠影,它不僅展示了家庭勞動教育與學校勞動教育攜手的成果,更是打通了家庭勞動與學校勞動、班級勞動實施渠道的一個平臺。未來的日子里,全體實小人定將持之以恒地走在幸福勞動教育的路上,積極實現“五育融合”,努力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全人”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