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鴻琪:人有“三知”
作者近照
一、知天命
天行有常。
“不為堯存,
不為桀亡”。注
天行有常。
“有雞叫天明,
無雞叫天也亮。”注
天行有常。
“天下潮流,
浩浩蕩蕩;
順之則昌,
逆之則亡。”
天行有常。
“針能穿過去,
線就能縫上。”注
天行有常。
“精衛填海”是理想,
具體實施看情況。
“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即“人心所向”。
眾怒“天條”也難擋。
人民擁護勢力壯。
嗚呼!孔子曰: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天命難違呀!天行有常。
二、知古今
男兒無妻難安心。
荒漠無林難遮陰。
佳釀無水不成酒。
世上無古不成今。
“李白斗酒詩百篇,
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
博古通今貴權變,
學海無涯知有限。
拘于一格多迂腐,
紙上談兵多狂言。
守株待兔多空手,
刻舟求劍劍無影。
傷古悲今添詩意,
借古諷今促深省。
沒有規矩,
不成方圓。
墨守成規,
難有創見。
若要知世之興衰,
必以“史為鏡”;
若要論古今英雄,
必讀“浪淘盡”;
若要詩詞賦句工,
必有“滄桑情”。
厚古薄今創新難,
厚今薄古事難成。
古為今用非照搬,
老生常談少年聽。
唐有孟浩然曰:
“人事有代謝,
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
我輩復登臨。……。”
今有半秦人和:
“峴山遠不如秦嶺,
浩然吟詩句有名。
江山處處有勝跡,
我輩靜思知古今。”
三、知自身
在歷史的長河中,
我屬浪花哪一朵?
在茫茫的人海中,
我是凡人哪一個?
盡管古往今來皆過客,
但若人生一世總無自知,真是錯、錯、錯。
天命如何?
古今如何?
自身如何?
(一)童年
在我記事前,
經歷過一場“戰亂”。
在我記事后,
生活在“人間樂園”。
我出生在1947年春,
至今已有75年。
記事是3歲之后,
當時我站立困難、瘦弱不堪。
在“人之初”,我尚康健。
后由陜返蘇,途經四川;
一家人四處謀衣食,
在無錫、靖江、上海灘。
我兩兄夭亡,自身命懸。
父母領著一家人顛沛流離,寢食難安。
我是一個兩三歲的孩子,又哭又鬧,步履蹣跚;
有人勸將我“棄”,父母不舍緊緊懷抱于胸前。
1950年前后,歷史在變遷。
我隨父親由蘇返陜,重回“申新紗廠”,住入“長樂塬”。
(二)青年
10歲隨父到西安,
依依不舍“長樂塬”。
15入團學雷鋒,
“三好學生”爭向前。
19淪為“狗崽子”,
后又插隊到隴縣。
“老牛鬼站在高臺上,
狗崽子縮在廟里邊。”
廣闊天地知艱難。
31歲重讀書,
牽掛妻女考試難。
由陜入川春風暖,
中央銀行任行員。
還被提拔搞“調研”。
都說青春好歲月,
那個年代很茫然。
“命運的站臺”亂紛紛,
不堪回首路漫漫。
歷史的轉折在瞬間。
(三)、壯年
雖說是:“萬事開頭難”,
我入川闖出一片天;
雖說是:“中年喪妻悲”,
我之女已在銀行上了班;
雖說是48歲才入黨,
家父終于獲平反;
雖說是業務不太懂,
還能夠發表文章數十篇;
若非“天時與地利”,
個人渺小勢孤單。
山不轉來水在轉,
欣逢盛世天地寬。
(四)、晚年
退休后進入人生新階段,
“文、史、哲、經”從頭學一遍。
無情歲月增中減,
有味詩書苦后甜。
不要說“來日方長”步放緩,
也不宜超出能力去冒險。
反正我以不變應萬變:
筆在寫,書在讀,“股”在炒,孫在看;
不放棄,不停步,不大方,不怕難。
“天生我材必有用”。
悠悠歲月藏詩篇。
“平凡的世界”有春雷,
動人的故事在“人間”。
安定的生活是保障,
幸福的晚年歸平凡。
雖說是外邊的世界很精彩,
我卻常常呆在家里邊。
歲月如歌,光陰如梭;
一晃退休15年,每天讀寫未停斷,
已有文稿數十篇。
今后呀!既知自身當常念:
“歷覽前朝多少事,
成由勤儉敗由奢”。
“刀剪不磨要生銹,
人不學習要落后。”
“學如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
“豈能事事如意,
但求無愧我心。”
日子每天似乎都是平平淡淡,
生命實際隨時跟著世界總在變。
天命如此,古今如此,我在其間。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 上一個:榮鴻琪:娘的心(外一首)
- 下一個:蔣太清:偉大母親